本页是<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

阅读:304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54
单位介绍

海洋学院是山东大学(威海)重点建设的特色学院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管华诗教授现任我院名誉院长。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敬业的教学科研队伍,宽敞明亮的实验空间,充实、先进的仪器设备,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为海洋学院的学科发展、培养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洋学院拥有16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大楼,设有化学、药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等8个大型综合实验室,其中实验室106间,仪器设备总值1600万元。学院建有11个校外实习基地,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学院重视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一次考取率在50%以上,其中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已超过60%,被中科院系统、国家海洋局系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的比例达90%以上。

学院积极开展与海洋生物科学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973、863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积极为地方服务,承担多项横向课题。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生物科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理论课中双语教学课程比例达14%,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

在海洋学院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进,以饱满的热情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为促进学院的快速发展,而共同努力。

名誉院长:管华诗

院长:梁振林

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黄建军

副院长:张小葵孟凡君

党总支副书记:孙丽霞

院办公室主任:陈丽华院团总支负责人:肖玲院工会主席:陈丽华

工会委员:刘雪琴张雷

主任委员:梁振林副主任委员:吉爱国李玉春委员:陈冠军黄建军朱启忠张莉孟凡君张崇禧

主任委员:梁振林

副主任委员:张小葵张建民

委员:黄建军张莉韩晓弟赖鹏翔

实验中心主任:赖鹏翔海洋生物工程系主任:朱启忠药学系主任:张莉海洋环境与渔业系主任:梁振林(兼)应用化学系主任:孟凡君(兼)

化学综合实验室主任:柏铭

植物学综合实验室主任:郑凤英

动物学综合实验室主任:刘建微生物学综合实验室主任:杜宗军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室主任:关洪斌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综合实验室主任:李裕强药学综合实验室主任:张崇禧

海洋资源与环境综合实验室主任:孙晓红

威海市海洋研究院院长:梁振林

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吉爱国山东大学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祝茜海洋动物研究所(原山东大学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所长:祝茜

海洋化工研究所所长:孟凡君

海洋食品与药物研究所所长:吉爱国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所所长:郑凤英海水增养殖研究所所长:张小葵

海岸带植物资源研究所所长:赵宏

教授(研究员)陈冠军梁振林黄建军吉爱国祝,茜张建民朱启忠张,莉张崇禧李玉春孟凡君李,霞孙德群副教授关洪斌韩晓弟侯旭光怀其勇赖鹏翔李裕强梅俊学王亚民宋春华李丽芳葛长字赵,宏张法忠张小葵张英珊柴迎梅郑凤英谢卫东杜宗军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位于,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中心简介

海洋学院前身为1987年开始组织筹建、1993年正式成立的水产系,1999年9月在原水产系基础上成立海洋生物工程系,2004年海洋生物工程系扩建为海洋学院,并设立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始终把“强化基础、提高技能、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院“以生物学科为基础,以应用海洋学科为主体”的建设目标和“错位发展、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发展策略,强调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等基础实验的教学,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自主选题或结合中心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培养学生开阔的专业视野、深厚的科学素养、过硬的科研实践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学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应用海洋生物学综合实验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施行了资源整合等多项改革措施,逐步建设完成海洋生物繁育、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药学、化学共9个综合实验室,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共建的“威海市海洋研究院”、“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威海市海洋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教学中心,1个大型仪器实验室及1个实验供应中心,实现了实验室由单一性、封闭性、重复性、分散性向综合性、开放式、共享型、多功能、高效益模式的转变,为实验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海洋学院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三大特色学院之一,海洋生物技术早在2002年就被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确立为学校6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有一支在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等各方面比较合理、成员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实验教学与管理团队,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人员71人(专职管理与技术人员28人、兼职实验教师43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1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23人、讲师和实验师35人,可在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3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生药学、药物化学等7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共有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实验备课室、库房(包括1个30m2的低温冷库)等126间,可使用面积9204m2,其中实验室104间、使用面积8420m2,实验教学中心每年承担海洋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药学、海洋资源与环境、应用化学等5个专业1300余名本科生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性实验、毕业论文等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完成实验教学人时数31万。中心现有仪器设备2163台/套,其中大型精密仪器38台,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900余万元,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学校设立仪器设备维护和维修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更新,中心现有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为99%,仪器设备在工作日利用率已达80%以上;学校每年拨付充足的低值耗材专项经费,用于实验教学中低值品的购置。

中心成员一直致力于实验教研改革与创新,成绩卓著。中心共承担各级教学研究项目23项,发表各类实验教研论文45篇;除已出版的7部教材和8部专著;中心主任陈冠军教授2003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山东大学教学管理奖、2004年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2006年度山东大学10大教学名师之一,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

实验教学中心在加强基础实验教学的同时,加大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科研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力度。本中心开设的42门实验教学课程358个实验项目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166个,在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占实验项目总数的46.4%。实验教学中心全力支持国家及学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立项,在已经举办的6届大学生科研立项中,共支持383项大学生科研立项,参加学生1533人,参与科研立项的学生发表论文103篇,有94篇论文属于核心期刊论文,其中5篇为SCI论文,2005级本科生王夙博同学在ClinExpMetastasis发表1篇SCI论文,并于2008年12月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由中心成员指导的团队获挑战杯国家银奖1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1项、学校各等奖项53项,有2篇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省学士论文。

中心成员紧密围绕生物学科的基础问题和海洋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承担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心人员承担科研项目85项(其中973项目1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农业部项目3项,山东省各类项目16项,威海市各类项目25项,地方服务项目和其它横向课题17项),年均科研经费300多万元。中心人员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科研论文249篇(其中SCI、EI论文130篇),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

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生物学科为基础,以应用海洋学科为主体”的特色逐步形成,在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天然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机制、海洋细菌新菌种发现和研究、环保型渔具渔法与抗风浪网箱开发、鲍鱼新品种引进、海洋生物制药、海藻多糖的提取、海参深加工等研究领域已达到国内水平或具有显著性影响。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中心成员的努力,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

(1)“以生物学科为基础,以应用海洋学科为主体”。在实验教学中强调生物学科学生对相关基础实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采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应用海洋学科发展中亟待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海洋学、药学、化学等学科在中心的实验教学中相互融合和支撑,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了学生宽厚的实践基础;

(2)在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强化基础性实验、建设综合性实验、鼓励创新性实验的原则;

(3)充分发挥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共建的“威海市海洋研究院”、“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威海市海洋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应用海洋生物科研平台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提高学生对应用海洋生物科研前沿的认识水平,锻炼学生解决海洋科研与生产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将以申报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提高运转效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挖掘内部潜力和促进全面开放,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心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1)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教学和管理人员、仪器设备和耗材实行统一管理与调配,达到资源共享、高效。(2)实行绩效考核、竞争上岗的管理机制。(3)成立实验教学委员会,由学院各系主任、各学科专家教授及骨干教师组成,负责实验教学的督导及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规划。3、资源利用情况(1)应用海洋生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耗材与实习经费、实验教学人员根据实验教学需要统一进行调配。(2)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101间,使用面积8420m2,全部用于实验教学,年使用率达90%以上。(3)中心现有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为99%,仪器设备在工作日利用率已达80%以上。(4)学校年均向中心拨付耗材等低值品购置费35万元,设备维修费由校实验室设备与管理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开放运行机制为了克服学生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中心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基础课实验如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专业主干课实验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专业课如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课程均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358个实验项目中,按照山东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设计型实验项目占46.4%,中心实验室对本科生的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科研立项、挑战杯等自主科研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实验(大实验)按规定分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前查阅资料并撰写出实验方案和具体实验方法,然后进实验室自行操作,完成实验。实验室的开放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基础知识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激发同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课堂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扩展、融会贯通与创新。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验证性实验课占主导地位的弊端。以这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为载体,构建一种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巩固和提高所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另外也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创新的机会。中心实验室对实验教学的全方位开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了综合实验技能、创新性实验技能和科研项目的自主设计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而且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大幅度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极高。中心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开放管理制度,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签署实验器材借用借据及填写物品领用登记簿等。中心开放机制的运行,不仅调动了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科研技能、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激发了他们从事海洋生命科学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热情,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中心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对外服务。建立了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中心根据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科学而高效的管理制度,并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已有和新建立的与中心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相关的规定、制度23个,使中心建设、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均进入制度化的健康轨道。

执行学校有关实验室管理制度执行学院有关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设置规定》《海洋学院本科生实验教学管理规定》《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海洋学院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保密制度》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海洋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实验技术成果评选及奖励办法》

《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职责》《海洋学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报告制度》《海洋学院实验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海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工作职责》《海洋学院综合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实验消耗材料协议供货采购管理办法》《海洋学院实验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实验消耗材料网上超市供应管理暂行规定》《海洋学院实验员岗位职责》

中心严格执行以上这些规章制度,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强调严格训练,掌握技术、方法和思路,在开放实验室期间,强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开展实验研究的时间、空间及设备等条件,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学生们的积极性,保障了实验教学中心的良好运行。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